3月26日上午8:30,我校2018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在刘长春体育馆正式启动。本次“大招”共有539家企业,带来万余岗位,企业参会人数达到4000余人。本次招聘会与往年相比,参会企业有所增加的同时增添了许多教育类岗位,以工程师类、技术类、科研类岗位居多。
企业:为了高素质人才和新鲜血液而来
对于很多同学关心的“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一问题,不同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尽相同。大部分公司把在读期间无挂科,英语达到四六级水平作为基本标准。参加学生工作,拿过奖学金,有相关实习经验等被视为不同程度的加分项。鞍钢集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相关的实习经历当然更好,但会比较看重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成果。”
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大连峰岚投资有限公司是参与本次招聘会的校友企业之一,招聘岗位涉及到行政、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每个岗位计划招聘3-4人,企业负责人表示,会看重求职者的自我评价,优先根据其意愿为其推荐相关岗位,“态度是第一位的”。
北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已在我校招收过多届毕业生。2017年经由我校“冬招”发出112份offer,签约35人。其负责人表示,他们最先看重的是求职者的专业和学历,此次招聘会的主要工作是收集简历,日后再进行相关筛选工作。
总体来说,科研设计、软件开发等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较为强调求职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而销售、管理、行政、教育类岗位则更加注重应聘者的社会经验,沟通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针对“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有优势吗”这一问题,来自长春富奥石川岛增压器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研究生的待遇会相对好一点,在我们公司研究生只需半年就能转正,而本科生就需要一年。但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可能你的同学花费三年时间读研,而你用这三年工作,也许已经跳槽两次,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由于无人驾驶技术近两年的飞速发展,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相较以往更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某些企业在今年第一次加入了针对数学专业本科生的岗位,在对数据的整合、分析、处理等方面具备一定能力的人才在未来就业市场将会体现出更大的优势。
求职者:为了寻找心仪的工作和更好的发展
距离招聘会开场还有十五分钟时,场外本科生入口处就排起了二十多米的长队。学生们大都身穿正装,手中拿着简历。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小种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14级学生,他不到七点便前来排队,准备把自己携带的10份简历递交给十几家心仪企业。
在招聘会现场,求职者们穿梭于各个企业展板,“搜索”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企业的工作人员坐在展位前回复来访者的问题,也有人拿着宣传单热情地向过往的学生介绍自己企业的招聘岗位。拥挤的人流夹杂着交谈声,脚下的红色地毯上分布着不规则的压痕。
有些企业的展位前排起了长队。我校管经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小李站在一条队伍最末,等待着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她说自己最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其次是专业与职位是否对口,对工作城市没有要求。
本次招聘会也吸引了大量外校毕业生前来求职。来自大连海洋大学的本科生刘宇毕业于机械设计专业,他带了十几份简历,将自己心仪的企业及其展位记在一张A4纸上,每投出一份简历就在对应企业的名字前画一颗五角星。他在筛选岗位时优先考虑工作城市和公司,专业次之,明确表示“不能扔下自己学了四年的专业”,但也不排除从事自己爱好方面工作的可能。
陈博是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计划在大连工作,早上八点半便在场馆外排起了队,在此之前她已经参加过一场招聘会,这一次带了七八份简历,希望能找到一家大一点的公司,从事教育类行业。
招聘会进行到中午12:00,场内还有许多非毕业生前来观摩,感受招聘会的氛围。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15级的学生岳梓彤便是其中的一员,一圈走下来,她感慨道:“跟我专业对口的职位不是很多,已经预感到找工作时要靠自己了。”
学校:为了搭建更好的就业平台
本次招聘会学校给各企业代表发放了印有“Just chose duters”的环保帆布袋,保护环境的同时给参加招聘会的本校学生增添了一定信心。为维护会场秩序、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学校安排了150余名志愿者负责招聘会现场的相关工作。志愿者童晨是我校建设工程学部14级的学生,已经确定继续读研的她坦言“感受到了找工作难”,也希望能借此机会积累经验,为日后求职做准备。
为更好地服务参会企业和学生,各院系及招生就业处在招聘会主场一侧开设了咨询服务处。各学部学院均有辅导员全程坐班,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同时,搭建起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推荐企业,为企业推荐学生。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辅导员赵博表示,这种方式有效防止了学生因展位过多而错过企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辅导员刘老师主要负责本场招聘会研究生的就业相关事宜,他表示“研究生都比较成熟了,总体来说问题不大”。
此外,各院系为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做了许多建设性工作。我校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在一流学科牵引下,在高校思政会、大工红色基因、四个融合的理念指导下,直面学生需求与问题,在整体就业工作上由共性化管理向个性化培育深入,在红色基因主题教育中实现低年级与高年级全员覆盖,抓住级队、班级等关键单元,分层次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复兴、民族富强相结合视作一种习惯,实现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我校建设工程学部依托学科优势,与中建八局签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已连续实施四年,现已将专业从土木工程扩展至土木类专业,从而使更多同学受益。自项目实施以来,三届毕业生中60余人签约中建八局,实现“订单式”签约。学部同时与中交四航局、中建一局、龙湖地产、珠江地产、中海地产、悉地国际等十余家企业签署了实习实践协议。
春招已经落下帷幕,但毕业生的人生、学校的工作、企业的历程并未自此停止,三者都在寻求着更好的方向与角度完成下一次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