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领导论坛 > 正文

大学的教与学:与新生谈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法

作者:李志义 来源: 时间:2008-10-22 08:23

同学们,当你们跨入大学之门时,首先要搞清的问题是,为什么要上大学?你们上大学是为了成为人才。什么是人才?既要成人,也要成才,才算人才。成人就是会做人,成才就是会做事。大学教什么?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大学学什么?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就是本文的主题:大学的教与学。针对这一主题,下面重点谈两方面内容: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学习方法。

什么是培养目标?我们来看看高等学校如何培养人才。做一个形象但不十分恰当的比喻:高等学校就像一个加工厂,你们就是原材料,学校的招生部门按照一定标准从全国各地把你们采购来,然后由教学部门按照一定加工工艺(培养计划),经过一定加工工序(课程设置),采取不同加工手段(教学环节),对你们进行加工(培养),形成产品,再由我们的就业部门将你们送入市场,找到好买主(用人单位)。那么,我们要把你们加工成什么样的产品?这就是所谓的培养目标。

首先来看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历史重任,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一些高水平大学仍需坚持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我们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是我们应该肩负的时代使命。学校明确提出,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精英人才。这种精英人才的内涵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校长欧进萍院士曾指出,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需要有千军万马,其中有领跑者,也有跟跑着,我们培养的就是领跑者。这种精英人才的素质特征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

那么,如何将你们培养成这样的精英人才?也就是说,如何成人?如何成才?这就是我下面要谈的两个问题。

首先谈成人。如何成人?以德立人。即道德是立人之本,人无德不可立于世。古人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即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再次是“动嘴”。也就是说,要少说,多做,更要做好人。

人才培养,以德为先。有德无才不成器,无德无才不成事,有才无德是祸害,德才兼备是人才。司马光曾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害。”也就是说:君子有才了就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小人有才了就干坏事,祸国殃民。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提出“欲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我们培养的人才,首先要“明明德”,要知道“何可言,何不可言;何可为,何不可为;何可取,何不可取”。也就是说:要清楚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该要的。

再来谈成才。什么是才?才就是做事的本领。成才就是具有做事的本领,成为有“才”之人。说到才,必然联系到知识,但才不等于知识;光有知识,那是“书呆子”。提到才,也要联系到能力,但才也不等于能力;光有能力,那是 “工匠”。那么,什么是才?简单地讲,才=知识+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或者说,才者,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还要会做学问。那么,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有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之分。间接知识是前人的积累,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来继承;直接知识是我们自身的经验,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来探索。通过学习来继承已有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研究和实践来发现新的知识,是高等学府的重要功能。在中学时,我们获得的主要是间接知识,而在大学里,我们不仅要继承间接知识,而且要探索直接知识。也就是说,在大学我们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实践、要研究,在研究和实践中获得直接知识。在中学,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课堂、书本和老师,而在大学,除了课堂、书本和老师外,还有图书馆、实验室、研究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等。

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有了能力才能会学知识,有了能力才能会用知识。前面讲了德,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学好知识,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用好知识。也就是说,能力解决的是“会不会”的问题,而品德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

我们先看看学习能力。“学会”与“会学”是两个概念。前者是结果,后者是能力。在中学,强调的是“学会”知识;而在大学,更加注重“会学”知识,即学会学习知识的知识,或“学会学习”。“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量爆炸式膨胀。据权威人士预测,未来30年人类科技知识总量将会增加100倍。随着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知识更新的加快,一个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可能仅占其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获得。随着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知识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基本手段,知识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消费品,知识的占有量将是富裕程度的基本标准。因此,时代要求人们从阶段式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21世纪生存的概念”。那种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将会成为历史。从这种意义上讲,“学会学习”就等于“学会生存”。可见,学习能力将是何等重要。

我们再来看看思维能力。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学习如果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就毫无收获。思维在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应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首先,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正如人吃饭一样,只学不思,就等于不加咀嚼,食而不化,真正的营养无法吸收,所学的知识就成了穿肠的垃圾,犹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其次,思是学的动力。“思竭学必勤”。对学习中碰到的难点、疑点,苦思冥想而无所获,必然迫使勤奋学习。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再次,思考是创新的关键。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十分重视优秀的思维品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保证思维的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能保证思维的原创性。数学能培养逻辑思维品质,而物理和化学可为形象思维展开丰富多彩的空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不但能陶冶、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更重要的是能丰富、活跃、开拓人的思维,形成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优秀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我们的科学教育中,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我们再来看看实践能力。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学得如何,思考得如何,都必需通过实践来判断。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只有待实践来回答。没有实践,怎么会成为“能干”;没有实践,怎么会认为“能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庖丁解牛》的故事很有启发:有位叫庖丁的厨师,对着一头全牛,落刀哗哗,有如音乐;动作翩翩,有如舞步。一会儿,一头牛被分解开了。庖丁解牛的如此“道”、“艺”,来自于实践。开始解牛时,他眼中是一条全牛,苦练三年后,在他眼中,已经没有牛了,他只是用精神来体察而不用眼睛去观察。他凭着感觉,将刀劈入肌肉骨骼的大空隙,从不使刀与骨头相碰。一般的厨师一个月要换一把解牛刀,而他一把刀用了19年,依然锋利如初。这就是所谓的“游刃有余”。我们一定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道”,在实践中得到“艺”,成为“一把好手”。

我们再来看看创造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提出的战略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哈佛大学著名教授伯顿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10个要点:①创造一种气氛,使每个学生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使他受尊重,并作为小组的一员受到重视;②使每个学生懂得自信并学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③每个学生应当获得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应当许可他进行长期的尝试;④学生需要有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以激起更充分的探求;⑤学生需要有人对他的新奇念头、想象力和别出心裁进行称赞和鼓励;⑥好问的态度是教育的主要目标;⑦教师对学生应当做到能够倾听、观察和沉默;⑧应当竭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压力,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想,而敢于认知可导致探索;⑨大力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问题,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问题上;⑩应当避免在评价学生中迷信权威的做法。

我们再来看看表达能力。这里我们所说的表达能力主要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即通常说的“文笔”和“口才”。语言表达能力反映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性格、风度。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分量、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幽默感三个方面。语言的分量是由词意和态度两个因素构成。词意是指语言的本意,态度是指表达时轻重缓急和所持的表情、情绪。语言的词意要求语言能准确地表达思想,不要词不达意,废话连篇。语言的逻辑性,就是要使语言严谨、有条有理,无懈可击、令人信服,要做到前后呼应,因果联系紧密,紧扣听众的心弦。语言的幽默感,能使一个人更好地感染群众,造成亲切、愉快的气氛,促进与别人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使别人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主张和意图。

我们再来看看社交能力。人是社会性的人,只要在生存,就会面临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协作的问题。社交能力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你们要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善于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也要善于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你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那么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就可以少碰壁,少走弯路。相反就很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筑成一道心理屏障,既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又妨碍了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就谈这么多。概括起来:为什么上大学?为了成为“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既“成人”又“成才”;怎样才能“成人”?以德立人;怎样才能“成才”?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怎样才能有“知识”?通过学习继承知识,通过实践探索知识;怎样才能有能力?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上面主要针对培养目标,下面谈第二方面的内容,即学习方法。或者说,怎么学。主要谈4个问题:目标、态度、差别和方法。

首先,目标。为何而学,为了父母?为了文凭?为了成为人才?同学们,在你上小学时,你父母给你确定的目标是考上重点中学,上了中学干什么,你自己想了没有?在你上中学时,你父母给你确定的目标是考上重点大学,考大学后干什么,你自己想了没有?在你上大学后,你父母给你确定的目标又是什么?考研还是出国?考上研究生或出国去干什么,你自己想过没有?你们中的很多人的一生就这样让别人来安排,什么时候才能够说一声,我的事我决定!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找到你的“自我”,你的“存在”。我们在国外,常常会看见一种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现象:国外的小孩和妈妈一起上街,小孩子总是在前面跑,妈妈跟在后面;而在国内,妈妈总是在前面,孩子跟在后面。这还不够,还要手牵着手。同学们,这就是文化与教育上的差别。你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牵着妈妈的手长大的。你们的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你们的独立性,你们变成了你们父母和老师手中的一件作品,完全失去了自我和个性。你们的什么都有别人给设计,你们唯一要做的是按要求的去做。遇到问题,可以直截了当地找父母或老师获得帮助,用不着自己去想办法。只习惯“你说怎么办”,用不着想“我该怎么办”。一切都是依附于别人、依附于环境,完全失去了自我,过着“被动人生”。同学们,我并不是鼓励你们不要去听你父母及老师的话,而是希望你们将别人要你们做的,变成你们自己想做的。即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为了别人设定的目标去奋斗,这种奋斗是被动的,而且往往是痛苦的;为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去奋斗,这种奋斗是主动的,就会找到快乐。同学们,丢掉拐杖,放弃靠山,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变被动为主动,走自己的路吧。没有目标,就没有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吃苦精神;没有吃苦精神,就不能埋头苦干,只会坐享其成,等着天上掉馅饼,结果一事无成。当然,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不能异想天开。不要今天要做企业家,要创业,要做中国的比尔盖茨,明天要做大作家,后天要做银行家等等,每天都在幻想中生活。要给自己确定一种长远目标,然后将其分解为中期和近期目标。例如:做科学研究,当科学家,这是长远目标。那么,考研攻博,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就是中期目标。学好每一门课,使其成绩达到优秀,就是近期目标。目标确定了后,就要有计划,计划就是要用什么样的行动来按期实现目标。没有计划的目标是“海市蜃楼”,是一场空。有目标、有计划,还要有毅力,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执行计划。要从今天做起,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前进。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为不能按期完成计划做辩解,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另外,一定要百折不挠,要坚持。执行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要能挺得住,要能咬住牙,千万不要在困难面前退缩,在挫折面前低头,在失败面前倒下。有人问一位企业家:现在创业的人很多,而你成功了,别人没有成功,奥妙在哪里?这位企业家答:因为我10年挖一口井,别人1年挖10口井。你的目标是水,不见水绝不罢休,你总能挖到水。如果你挖两下,见到一块石头,碰个硬,就没信心了,就想换个地方,那你总也挖不出水。我国北宋时期有一名伟大改革家王安石,大家应该很熟悉,著有名篇《游褒禅山记》。他游褒禅山,探山之石洞,欲寻其幽,观其奇,穷其深,但远未果。于是他有三叹。一叹:“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怎能到达险峰。志就是理想,就是抱负,有志就有了目标。二叹:“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力就是本事,没有本事,你也不能到达险峰。三叹:“有志与力而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物就是客观条件,是环境资源,要有物“相”之,要“善假物”,就是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和环境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同学们,请记住:有志、有力、善假物,这是成功的三要素。只要有志、有力、善假物,你就能登上险峰,你才能享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奇境。

第二,态度。三类情况:第一类,目的很明确——学;第二类,目的很明确——玩;第三类,没有目的——既不想玩,也不想学。建议同学们应该算算两本帐,一本是时间账,你们现在是十八九岁,就算是二十岁,即使六十岁退休,还要四十年。在大学里只有四年,四年将决定你今后的四十年。也就是说,现在的4年等于今后的40年;那么4天=40天、4小时=40小时。40小时就是一星期(指有效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大学里浪费一上午,就等于浪费了一星期的有效时间。这么宝贵的时间,这么重要的时间,花在玩上,你吃不吃亏?你至少能活到八十岁吧,还有两个四十年,你有的是时间玩,为什么非得抢在这四年里?第二本帐是良心帐。同学们,这次报名花了七八千元,加上路上花销,留下的生活费、零用钱等,怎么得一万多元吧,这才一个学期,以后至少还有七个学期,得几万元?再往前算,中考、高考,这个补习班,那个辅导班,各种各样的参考书,花了多少万元?你父母一年能挣多少万元。搭上一辈子缩衣节食的积蓄,还要欠了一屁股债,为了什么?为了你去玩?同学们,当你拿到你父母借来的钱去游戏厅时,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良心在哪里?当你考试拿了三十几分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能对得起谁?同学们,这笔良心帐应该算一算。

同学们,学校培养人和工厂制器是不同的,我们的加工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自主的行为。所以学校的加工是“主动加工”,而工厂是“被动加工”。一个病人,你给他治病,他要不与你合作,不按时吃药,你有什么办法。同样的教学条件,有人利用的好,就学得好;有人不会利用,就学得差;有人不利用,就什么也学不到。从这种种意义上讲,大学就像一个高级“超市”(学习环境),这里货物(可学的东西)玲琅满目,应有尽有,关键看你能否用有限的钱(学习年限)购(学)得尽可能多的好货(知识)。例如,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大量选修课,但遗憾的是,有不少同学不是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发展需要出发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而是为了凑学分、图省劲,致使有些非常重要的高水平专业选修课无人问津,而一些简单的欣赏型的选修课门庭若市。说到选课,现在有不少同学,什么课好学就选什么,什么课容易通过就选什么,在那里凑学分,你说傻不傻?前面已经讲过,知识就是财富。因为你多学了一门课,多了一份知识,你就可能多一份竟争资本,多一些竟争优势,多一次竟争机会。你就可能拿到某个岗位,某个职务,或某个项目。但可惜的是,有个别同学,不是想办法多学,而是想办法少学,甚至不学。逃课,60分万岁,考试作弊,倒成了本事。还有一种说法:“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你说这样的学生傻不傻?学校这么好的教学资源,这么好的老师,这么好的课堂,你不去充分利用,却想法去逃,你逃的是什么?同学们!你逃的是知识,你逃的是你将来立足社会的本钱,你逃的是你的未来、你的前途。

第三,差别。在中学,学习有一套固定程式,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学多少,老师都给你做好了细致的安排;在大学,学习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学什么要自己选择,怎么学要自己主张,什么时候学要自己安排,学多少要自己确定。在中学,有老师和家长逼着学,是被动地学;在大学,只有自己逼自己,要主动地学。在中学,老师就像一位船夫,想法没法把你“渡”到知识的彼岸;在大学,老师就像一位游泳教练,千方百计让你自己“游”过去。告诉你对岸就是“花果山”,然后一把将你推下水,你乘风破浪,中流击水,胜利到达彼岸,但也有个别人会沉入水底。在中学,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大学,衣、食、住、行等全靠自己处理。在中学,进了校门有老师管,进了家门有家长管。在大学,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只要不违法违纪,别人无权干涉。因此,进了大学门,你首先要学会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理、言行上自律。

作为中学生,你可能很“拔尖”,优秀标兵、三好生等许多光环都在你的头上;作为大学生,你可能很“平常”,你会发现比你厉害的有的是。年级第一,高考状元,那都是过去。有一位记者报道,据局部调查,上大学后表现最出色的是各地高考第12名者,而不是状元。这种说法是不是有道理,暂且不论,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哪些教学条件较差的地区的考生,往往要比大城市的考生更有潜力。因为他们的孤陋寡闻、少见多怪,这正是他们潜力的源泉。同学们,要尽快地转变角色,丢掉优越感,回到起跑线,进行新的冲刺!

最后一个问题:方法。有些同学也不玩,拼命学,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什么原因——不会学: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如何听课,这似乎是一个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你们从小学到中学,天天都在听课。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得好。刚听大学课时,整个45分钟就像游荡在云雾之中,不知道应该听什么,也不知道听了些什么,这样的人并非个别。在中学,老师会把书逐字逐句地讲透讲烂。一道题,左一个解法,右一个解法,归纳总结,条理成章。上课就像喂食,你只需张开口,老师就会将嚼得稀烂的“食物”填进你的肚里。大学上课就是“吊胃口”,像介绍一桌丰盛的大餐,告诉你每道菜有多么好吃、营养多么丰富、对身体多么有益,使你垂涎三尺,食欲倍增;再告诉你每道菜应该如何制作、如何调配,使你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下课后,你会迫不及待地一头钻进图书馆或实验室,为自己准备这套“大餐”。因此,德国把大课称为“Vorlesung”(意即“Before Reading”)。这里有一个授“鱼”还是授“渔”,何者为重的理念。在大学,老师没有时间反复强调,教材的内容也不可能全讲。可以这么说,一个大学老师,上了一堂课,把该讲的内容全没讲明白,这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但一个大学老师,上了一堂课,把所讲的内容全讲明白,这也不是一个好老师。这就是大学和中学的区别。大学老师主要讲解概念、思路和方法等,其中一些引申、推论、技巧等,往往要留作“家庭作业”,需要你自己课外解决。中学老师注重的是“句号”,直到你将所讲的内容完全掌握为止;大学老师注重的是“问号”,回答你原来的疑问,形成你新的疑问。因此,在大学,听课之前要会准备“问号”,听课时要会记下“问号”,下课后要会自己解决“问号”。这就形成了听课三步曲:预习、听讲和复习。上课之前必须预习,借此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所了解,找出难点和疑点来,形成问号。听课时,以此为重点,把这些“问号”一个个地打开。课堂上还可能产生新的疑点和难点,对这些新的“问号”,如果当时打不开,就把它们记下来,千万不要停留在那里“琢磨”起来,这样会错过后面讲授的内容。举例说,当你对老师讲的“1+1>2”有疑问而且一时又解不开时,就把它记下来,千万不要停在那里,老想“1+1怎么会大于2呢”,人家已经讲到1+1>3了,你还在那里想1+1怎么会大于2呢。结果,一堂课下来,你别的什么都没留下,只留下了“1+1怎么会大于2呢”。有句话是这么讲的:“聪明人找问题,普通人等问题,愚昧人没问题”。听课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会使听课不“卡壳”。通过笔记,把新的重点、疑点和难点记下来,等课后解决,实质上是一种对课堂内容进行扩充和引申,对课堂时间进行延长,从而提高听课效率的有效手段。遗憾的是,有的同学不记笔记,有的同学不会记笔记。要么跟着老师抄黑板,要么跟着老师划书。这样的笔记有何用?课后复习非常重要,通过它来解决课堂笔记中的所有问题,使所学的内容得到加深、扩充、总结、升华。作业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引导性,一定要认真对待,独立完成。总之,预习、听课和复习,是课堂学习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二部分“怎么学”就谈这么多。概括起来这部分我们谈目标:要找回你的“自我”,设计你的人生,确定你的目标,并为此全力以赴,锲而不舍。我们谈了态度: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良心,刻苦学习,奋发进取。我们讲了差别:要认识大学与中学的差别、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差别、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差别等,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我们讲了方法:大学不仅要肯学,还要会学,大学的学习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多学、多问、多思、多辨、多行。

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对大学很茫然,不认识环境,不知道上了大学干什么;“大二,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对自己很茫然,不认识自己,不能面对选择,没有目标;“大三,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熟悉了环境,认识了自我,确定了目标;“大四,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实现了目标。这种“节奏”恐怕太慢了,你们一定要打破这种“规律”,尽快进入角色,使你们的大学学习不留下任何遗憾。

同学们,大学学习的关键是第一年。第一年你紧张不起来,以后你就很难再紧张起来;第一年上不了路,以后你就很难再上路;第一年跟不上,以后你就很难再跟上。因为大学的学习连贯性很强,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遗憾的是,我们好多同学,偏偏就把握不好第一年,就在第一年里栽跟头。我们每年开除或拿不到学位和毕业证的,大多数是第一年出了问题。放松,是第一年出问题的祸根。这个祸根来源于许多方面。例如,冲刺终结。为了考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你们一路冲刺,连闯三关,已经是伤痕累累,疲惫不堪。考上了大学,完成了任务,该歇一歇了吧!甚至有些中学老师还这样给你们“鼓劲”:考大学是人生的最后一拼,最后一搏。错了!考上大学,才是你们人生的开始。人家都在拼命往前跑,你去歇一歇,行吗?另一个原因,轻视。上了大学,下课后没人管了,整个下午或者整个晚上,没事干。噢,原来念大学如此轻松啊?结果,到期末一考试,傻了。再一个原因,诱惑。从一个偏僻小镇,来到如此繁华的世界,没听过的、没见过的、没玩过的,有的是,试一试吧,结果陷了进去,越陷越深。请同学们记住这么一句话:“一年看四年,四年看四十年。”这句话,对你们很重要。

同学们,四年时间,很难得,它倾注了多少心血,多少期盼;四年时间,也很快,转瞬即逝。希望你们珍惜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多学知识,多长本领,提高素质,使自己成为无愧于大连理工大学的合格大学生,祝大家学业成功!

(副校长 李志义)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姜雪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