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大工人物 > 正文

【大工人物·校友篇】孙志刚:笃志科研觅真境

作者:董玉琴 金小渝 来源:校友工作处 时间:2017-05-05 14:13

1996年,18岁的农村孩子孙志刚作为县里高中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背着行囊来到了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38岁的孙志刚已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在他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包括优秀青年基金在内的3项支持、2015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从稚嫩学子到学术精英,多少人穷其一生的进阶,孙志刚只用了不到20年。

天道酬勤 梦想在拼搏中美丽绽放

回忆起20年前最初的大工岁月,孙志刚感慨,在这里邂逅了一大批学霸。“尤其是来自基础教育特别好的湖北、山东等地的学生,不仅是高考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底子比我好太多。”这么一对比,不服输的孙志刚学习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不想被同学落下,学习比不过人家还是挺丢人的。另一个稍微长远点儿的想法是,希望通过好好学习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这也是许多从农村出来求学的孩子的共同愿望。”孙志刚回忆起大学之初,关于学习,他这样说。

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放松可能是多数学生的大学初体验,然而在压力和长远目标的激励下,孙志刚在这自由与放松中做到了严格的自律和勤奋,他给自己规定了早自习和晚自习的时间,每天都严格执行。“晚自习一般会跟另外两三个同学一起,早自习的教室里通常只有我一个人,因为起得太早了。这样的自律也归功于高中时期独立学习所养成的习惯。”周末也很少出去游玩,除了固定的时间用来打打乒乓球锻炼身体。同时他也抽出时间来看一些文学名著,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迫切地想要提升和完善自己。“学在大工”,孙志刚做到了在大工的每一年都在进步。第一年获学校三等综合奖学金,第二年是二等奖学金,第三年则是一等奖学金。

大四上学期学校保研名额公布,孙志刚专业排名第一,这是他三年努力的结果,但面对这条相对便捷的深造之路,孙志刚却产生了一丝动摇。“当时全国高校及各个研究所之间相互推荐的制度还没有建立,保研只能保送本校,不能推免去其他学校,出于科研方向和经济上的考虑,特别是经济上,我更想去大连化物所。”这就意味着他要放弃保送名额,参加全国统考,站在十字路口的孙志刚有些犯难。思虑再三之后,他决定放弃他人艳羡的保研资格,准备刻苦学习半年,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统考。

勤学上进的孙志刚三年来的努力被我校物理光电工程学院教授丛书林老师看在眼里,得知他的考研志向后,丛书林将他推荐至自己的导师——大连化物所楼南泉院士门下。 “孙志刚是个很自信的学生,做事认真,做学问肯钻研,遇到问题很冷静不气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和提出的问题,都透露出他平常学习的积累和自信。我对他印象很深、也很好。”在丛书林老师的关怀下,孙志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考研复习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孙志刚以报考大连化物所研究生统一考试总分第二名和本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如愿进入大连化物所硕博连读。多年之后再谈起这场考试,他仍清楚地记得英语考了78分,“当年全国统考英语及格是很难的,基本分数线都在50分上下。”高分背后,怕是没人知道,刚上大学时的孙志刚英语成绩并不好,处于二级班的垫底水平。为提高英语水平,孙志刚在大一、大二两年里,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教室练英语,整整坚持了两年多。因此,优异的成绩凭借的是自身的扎实基础和充分准备。

埋头苦干 “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虽然考研时决心坚定,但真的迈入科研的大门,孙志刚心里仍是有些忐忑。那时孙志刚对于科研工作没有什么亲身实践,因而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胜任科研工作。选择尝试中科院研究所读取学位,更多的是对于科研工作的简单的向往和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头。“我给自己两年时间,如果两年内做不好科研,我就放弃学习,赶紧去工作!”

2001年是孙志刚在大连化物所读研期间最累、最充实的一年,每天早七晚十二地泡在实验室里。他认真执着,为做好一个实验,他曾连续一个月彻夜不眠,只在白天睡三四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获得了与理论预测一致中的结果,成果也得到了导师楼南泉院士的认可与表扬,从那时起所里将孙志刚每月的奖学金提到了最高限。这极大地鼓舞了他。“我是从那时候起,才比较确信自己是真的很喜欢科研这件事。”即便后来又遇到了很多困难,孙志刚却再也没有产生过丝毫放弃的念头。

2005年,博士毕业的孙志刚再一次因为科研兴趣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当时出国是美国热,但我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是理论化学动力学计算,这个研究方向新加坡国立大学有位教授做得很棒,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位导师。”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又一次置身新环境,又一次开启新研究。“我要编一个新程序,但去了之后才发现,虽然都是动力学方向,但新加坡这位教授的专长和国内博士期间所掌握的内容还是有挺大差别的,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初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孙志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整整熬了一年多,他的新项目才有了眉目,这件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最累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什么时候感觉真的坚持不下去了,那可能就快成功了。”

回首这段岁月,孙志刚的一路似乎走得很“任性”,在外人看来,他好像只按照自己计划的路去走,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对此,孙志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其实他培养兴趣的方式很简单也很直接,尽力做好一件事,这会让人有成就感,而成就感自然就催生了兴趣。

笃志潜心 自己就是科研路上的“强心剂”

在孙志刚坚定的科研路上,虽硕果累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压力也总是如影随形。

孙志刚的研究领域是分子反应动力学,即研究分子微观反应过程和机理,这项基础研究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果,而且他的研究方向是发展数值方法,对研究人员耐心要求很高,要能耐得住寂寞。对此,孙志刚很认同他导师楼南泉院士曾做过的一个形象比喻,基础研究就像吃饭的第一碗饭,吃饭吃三碗才能饱,可吃第一碗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可以略过第一碗吗?显然不能。“虽然基础研究见效时间长、有风险,但它是推动整个科研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容忽视。”他说,“如果我们都做短平快的应用项目,到最后,当国外基础科学上有突破的时候,我们可能就赶不上了。”

“平和专精,执中精一”这正是孙老师对科研的态度和追求。孙志刚在新加坡做完博士后之后,又去了美国杜克大学开展了短期的博士后研究。全部五年的博士后研究经历,不但让他的科研能力更加精湛,而且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以及对博士生的联合培养也使他具备了开阔的视野和为师之道,由初经雕琢的璞玉转变为成熟的科研工作者。

孙志刚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发展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量子含时波包方法,它也是目前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主要理论工具。针对传统的量子波包方法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存在的问题,孙志刚发展了一系列研究方法来提高量子波包方法的计算分子反应散射的效率和应用范围。同时他通过与实验合作者共同努力,采用量子含时波包方法,解释了在实验中观测到的F+HD/H2以及Cl+HD反应散射中的共振现象。相关研究成果经Science、PNAS和JACS等杂志发表,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以及一系列随之而来的各种奖励。

荣誉面前,孙志刚表现出了大工人一贯的踏实和淡泊,“我只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通过这件事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本身就很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我希望做自己真的能做到,为做事而做事,而非以获得荣誉和奖励为目的。”

纷华不染 格物致知是为明其心

如今的孙志刚早已从学生变成了导师,虽然在科学研究上,他仍旧是孜孜不倦,但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面对自己的学生了。在对待学生的工作上,他更多地选择相信和放手,他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唯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并为自己的将来负责。当然,作为导师,我必须随时准备好解答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尽力在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决策上需要帮助时给出自己中肯的建议。”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孙志刚对学生的培养正是领会贯彻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因而他自己与学生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为师,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相对于学业上事无巨细的指导,孙志刚更注重学生人格修养的塑造,在他看来,人格修养的提升远比科研业绩更重要。年近不惑的孙志刚直言,最近两年他开始越来越多的涉猎中国传统文化,研读的经典越多,他对先人的豁达格局和弘毅人生就越心生敬佩。“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髓是相通的,都是要求我们通过外界的历练而做到提升内心的境界,而当内心修养足够高、所掌握的人生知识足够多的时候,就能达到儒家说的‘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了。这样的境界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而非单纯满足我们外在的各种欲望。这样只能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浮躁,心灵茫然无所适从。”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是孤立的,总会给周围人带来影响,也会因为他的生活经历而给世界留下痕迹。一个内心强大又平和的人会给周围人带来正能量,也会让世界因你而改变。”孙志刚希望,他和他的学生们都会成为这样的人。


校友档案

孙志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2000年在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就读。2000年-2005年在大连化物所攻读博士学位,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科院50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毕业后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12年获得首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2013年获得唐敖庆青年理论化学家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5),大连市青年科技奖,入选2013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5),获得2015年辽宁省“十百千”人才引进工程百人支持;2015年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为优秀;2015年获得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2015年获得“张存浩”化学动力学青年科学家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项支持(重点(参与),优秀青年基金和青年基金),973重大支持一项(参与);发表SCI收录文章83篇,其中包括Science文章5篇(两篇通讯作者,影响因子31.5),一篇Science文章荣获2007年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PNAS文章3篇(影响因子9.8),JACS 文章2篇(影响因子11.4),PRL文章一篇(影响因子7.7)等;是合肥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成员。

责任编辑:姚璐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