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校友之声 > 正文

“村官”张继刚:谱写印象新农村

作者:丁玲玲 金小渝 来源:校友工作处 时间:2017-05-19 10:46

“一个温暖的村落,一群质朴的村民,一个难忘的故事……”伴随着厚重磁性的男低音,画面上是钟家村村民的张张笑脸,冬日暖阳下的迢迢大路……这是视频《印象之钟家村》正片的最后一帧画面,该视频自今年2月上传至腾讯网至今,已获得近万点击量。

这段视频的策划者正是今年春刚刚离任的钟家村前党总支部书记张继刚,我校外语学院1999级校友。“这是我离任前送给村民的礼物,也是给自己这段‘村官’生活的纪念。”

开山种树 修路致富

2007年7月,硕士毕业的张继刚来到大连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招商引资工作。2011年,金州区二十里堡街道整建制移交保税区管理。领导找他谈话,希望年轻干部能够到农村最基层去锻炼,“一方面走近基层百姓,倾听他们的心声;一方面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改变农村精神、物质资源缺乏的面貌。”张继刚二话没说,即刻就进村了。

“钟家村地理位置很好,背靠大黑山,紧邻北水河水库。”第一次踏足,张继刚就被村里的山花果树惊艳了,“太漂亮了!”他当即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村子里大干一番”。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头一把火,张继刚把目光瞄向了“设施农业”,要带领村民盖大棚。几番考察下来,他专门写了一篇可行性报告,要向村民们论证,“可行性报告是个啥东西?”村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棚的事儿推行不下去。“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跟村民沟通不能以我习惯的方式,得以他们习惯的方式。”张继刚笑称,这是他进村之后的第一课。

张继刚开始有意在日常工作中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钟家村有一片300多亩的荒山,杂草丛生,终年无人问津,2012年初张继刚决定带领大家开山种树。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见到张继刚手持铁锹跟他们一起开荒都很吃惊。在他们印象中,村干部是不用干体力活的,而像张继刚这样年纪轻轻的城里娃会用铁锹简直就不可思议。荒山的土层很薄,没挖多深就到了岩层,“必须用铁锹刨开石头,才能继续挖树坑。”张继刚直言,这活真不好干。为“苦中作乐”,他经常与大爷大娘们比赛,看谁挖得快。6个月的开荒种树结束后,张继刚黑了,瘦了,也彻底融入了村民中。

2012年恰逢大连市“六化”新农村建设项目出台,在各方面努力下,钟家村争取到了这个宝贵机会。2012年,村里修建的6条柏油马路正式通车,联通了村里的一道道山沟,更重要的是方便了农产品运出,来村里的游客也能畅通地走进去了,钟家村的八条沟背靠大黑山,沟沟都是美景,之前如此优质的旅游资源未能开发,主要原因是沟里面以及沟与沟之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有了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后,村子里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老百姓心中乐开了花。

张继刚这个能种树、能修路的村支书也彻底走进了村民们的心坎儿里。

便民服务做实做细

张继刚在村里的第一个任期过得飞快,转眼到了村委会换届选举,他以近乎全票连任村书记。基于此前与村民建立的了解与信任,张继刚决定在这一任期继续为村里做些实事。

“以前村民来村委会办事儿都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带什么资料,不知道找谁办,经常一件事得来好几趟。”钟家村占地面积近20平方公里,不算是个小村子。这种低效繁琐的办事惯例必须得改,张继刚起草编印了一本便民手册,将村委会成员分工、村民常办事务流程和资料等常用信息都写得清清楚楚,每户一本,为村民办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不管在哪儿,经济困难群众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特殊群体。”据张继刚介绍,农村有低保户指标,但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获批,但还有很多村民是介于低保和正常村民经济水平之间的,“日常吃饭能保证,可万一遇到大病、急事儿就立刻陷入困境了。”为此,张继刚在2014年发起成立了“爱心蓄水池”项目,用于村民突发大病和意外的救助。项目发起一个月内就收到了七八万元善款,至今已先后资助村民数十人。

在任期间,张继刚还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从安全、卫生、体育、娱乐四个方面组建起四支小分队。钟家村背靠大黑山,每年的防火任务都很重,每逢佳节张继刚基本就没在家里待过,除此之外,山上滥砍滥伐、散养乱葬现象也很严重。针对现状,他发起成立老党员护林队,十几个老党员轮流值班,每天都要上山巡视。刚到村时,张继刚就发现村里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有的村民直接将垃圾倒进河道,环保意识犹为薄弱,为了有效整治村内环境,张继刚决定将环卫人员由原来的两人发展到15人,成立环卫队,骨干成员由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担任,“他们在村民中比较有威望和说服力,工作起来能避免一些麻烦。”针对年轻群体,张继刚组织起足球队,取名为老男孩足球队,这支队伍在金州和保税区的大小比赛中均有不错的表现。钟家村有打腰鼓的传统,他也专门组织起一个近百人的腰鼓队。为更好地传承腰鼓文化,钟家小学开设了腰鼓课堂,还聘请腰鼓队的老人到学校教孩子们腰鼓表演,现在钟家小学的同学们基本都会打腰鼓。

“我在钟家村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为了三两天内见效的,5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希望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在这5年里是有提升的,我希望这5年是一个开端,是村里以后5年、10年甚至50年更好生活的开始。”

尾声

2016年2月26日,张继刚在钟家村的第二个任期圆满结束,重新调回保税区管委会工作。“离开半年多了,我经常会想起村里的事儿。”张继刚笑称,自己又要重新适应城市生活了。

回首五年村官生涯,细致、务实、实事求是是张继刚身上抹不掉的烙印,“这是我的辅导员赵秋娜老师对我们所有人的言传身教,是大工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据张继刚回忆,他读书时,赵老师已经50多岁了,但丝毫没有老态,“走路呼呼带风!”赵老师同时担任4个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凡事亲力亲为,敬业负责,“我的敬业态度和责任心大多源自赵老师。”

在张继刚看来,大工人就是一个“实”字,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基层工作就该如此,“大工人身上的优秀品格会影响我一生,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尽则尽责,不辜负母校的培育之恩”。

编后:

每到一年毕业季,都是无数大学生人生的抉择路口,有人继续求学,有人步入职场。有人向着总经理奋斗,有人奔着工程师成长……

在大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勤勉于学,精于专业;他们热心活动,风靡校园。当毕业季来临时,他们却选择逆着往日锋芒,背着北上广的召唤,毅然决然地投身基层,做“村官”、做基层公务员,以青春践行责任,用岁月诠释热血。

这是大工红色基因在校友血脉中的流淌,这是校友以人生传承的大工红色基因。

责任编辑:姚璐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