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校友之声 > 正文

穿越时代背景音 再听母校广播台

作者:刘艳清 李丹珉 金小渝 来源:校友工作处 时间:2017-06-05 08:26

1983年,“同学之音广播站”在校园里首次播音,这是我校广播台的前身,意味着广播台的建立。1989年“同学之音广播站”正式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广播台”。

静看岁月荏苒,广播台有过阳光照进黯淡的低谷,经历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年代,迎来过全国高校广播台“百舸争流,我主沉浮”的峥嵘岁月。如今,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媒体冲击,这个曾承载过一代又一代大工人青春与梦想的广播台大家庭仍岿然不动,承袭传统,探求出路,延续校友们青春里的温暖与悸动。

1980年代 不期而遇,相伴相惜

“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怀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

直到现在,1982级水利系校友王勇为还会经常想起1983年,他初入广播台的日子。作为80年代“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精英意识强烈,连选专业都要选大家眼中很难很烧脑的理工科,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文科。王勇为也是如此。“看到学校广播站招新,我特别兴奋,感觉自己的心弦被拨动了!”33年后,再提起这个小细节,他言语间仍难掩兴奋。“广播台在80年代之前运营过一小段时间,但后来就停止运营了。招新之后没多久,我们就和几位老师一起重新检修了设备和线路,把广播站重新搭建起来了。”

成立初期,广播台的设置和人员都相对简单,只有播音组和编辑组,但学生们对广播台的关注度都很高。“我们播音的很多素材都来自学生投稿,每个系设有联络员,大家投稿特别积极,经常能看到联络员一摞一摞地交稿。”在娱乐方式单调的年代,能听到自己的文字通过广播飘扬在校园里,是一种莫大的满足和幸福。“广播站的播出内容对同学们影响也很大。”王勇为笑着回忆,“有一次我们播《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曲,走在校园里一看,路上同学们的步伐都整齐了不少。”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1984年,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火遍大江南北,从春晚到校园广播,这是那一年的金曲,也是整个80年代大学生对校园广播共同的记忆。

不期而遇,相伴相惜。蓦然回首,那些与广播台一起成长的日子,虽泛黄,虽翻页,虽已年代久远,虽已开始模糊,可每每提及、每每念起,这段关乎青春、关乎梦想、关乎初心的难得经历,永远弥足珍贵。

1990年代 黄金时代缓缓而来

“想把我唱给你听,趁现在年少如花,花儿尽情地开吧,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桠……”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广播事业的黄金时代,在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1989年,“同学之音广播站”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广播台”,开启了她的发展黄金期。

1992年,胡云飞任台长期间,首次提出了“广播台为你的梦想找一个家”的口号,这在多年之后成为无数广播台校友心中的黄金标语。

国际企业管理专业1995级校友孙雪加入广播台就是受到这句标语的吸引。据孙雪回忆,90年代的广播台在设置和人员上已经开始充实起来了,设有政工部、编辑部、宣传部、技术部、记者部和节目组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孙雪在节目组中负责播音,周一到周五围绕文艺、体育、音乐、新闻等主题设置节目,周末做直播,“当时最受欢迎的节目是点歌,我们经常收到大连各个高校的学生点歌电话。”

参演话剧《雷雨》是孙雪时隔多年再提起广播台依然印象深刻的事。为了保证节目质量,学校请来了大连艺术团的老师现场指导,指导同学们的发音、形体、走位甚至眼神,既参与演出又参与配音的她坦言:“训练得很辛苦,但演出特别成功!”这次演出让许多90年代的“站友”(编者注:广播站校友们习惯互称‘站友’)都印象深刻。“这是我们聚会中特别高频的话题。”

在广播台朝气蓬勃的年代,为使播音员适应各种形式的节目,台里加强学生在练声、配音、编排节目等方面的训练,“这对我的锻炼和提升是很明显的。”孙雪回忆,当年的广播台是校园艺术节、毕业生晚会和校园话剧等节目的中坚力量,一群有理想,有干劲的文艺青年对节目精益求精,严格要求。“开例会的时候,大家总结自己的节目,分享经验和教训,在工作记录簿上总结。”孙雪感慨,“那种心怀梦想、热火朝天的工作热情是我至今都很怀念的。”

“如果说广播台对人生的改变,赵鑫是最有发言权的。”孙雪提到的赵鑫,是土木工程系1996级校友,曾是广播台的主持人,现为唱作人、音乐剧人和主持人。

“入台考试非常正规、严格,考了四五轮,才通知被录取。”赵鑫笑道,“那时候能考入广播台绝对是能力的证明。”加入广播台之后,他一路从新闻主播做到他最爱的“校园月光”节目主持人,并因能力出众得以主持周末的直播节目,这对他来说是倍感珍视的认可和肯定。大四时,为不留遗憾,赵鑫选择“高龄”参加“蓝色舞台”主持人大赛,杀入决赛之后,又意外地获得了去往大连电视台面试的机会……从此,赵鑫的事业之路在他面前缓缓铺开,从大连电视台的节目编导到辽宁电视台的主持人,从北京台、新浪网的节目主持人到如今的唱作人、音乐剧人,“回溯这一路的起点,跟广播台、跟蓝色月光有着直接关系。”

2000年代 长风破浪谁与争锋

“把所有的梦,用热情点燃,青春岁月熊熊烈火燃烧在风中……”

选择自己的路,不会害怕风和雨是新千年大工广播台站友的生动写照。进入新千年,在电视和互联网的冲击下,广播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略有迟缓,但对于没有电视、个人电脑也尚未普及的高校,这却是广播台最辉煌的时代。

“你小子挺厉害呀!能进广播台,那可是从几百个人挑7个!”2001级动力系校友刘凯被选拔进广播台时,他的辅导员当着全班同学夸他。

“广播台像一个大家庭,我在这儿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不同专业的同学针对一个问题,从各自角度发表看法,这种思维的碰撞给人的启迪是很大的。”除此之外,广播台的牛人云集也让刘凯至今都感慨不已,“台里的师兄师姐都超牛的!拿奖学金是再平常不过的,总能听到老站友保送清华、北大的消息。”这是一个满是正能量的团队。

在大工度过7年青春年华的2003级王健说:“八角楼502,那是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大一时的生日,节目部开完例会后,大家围坐一团给她庆祝生日,关灯吹蜡烛,伴着兄弟姐妹们的生日歌声,“真是家一样的感觉。”

2005年,王健当选广播台第18届台长,“当台长责任很重,压力也有,但跟所有站友一起齐心协力完成一件大事是一种特别棒的体验!”她说的大事是指2005年蓝色舞台主持人大赛。

为组织一届更高水平的比赛,王健利用整个暑假撰写了60多页的策划案,开学后与各位副台长、部长讨论修改,数易其稿。比赛范围从校内扩大到大连市,赛制尝试了初赛、半决赛到决赛的新形式,前后准备3个月。“最后一场决赛与其说是比赛,倒不如说是一场晚会。”每位选手都赛出了水平,每个节目都机智幽默,每个环节都衔接得自然连贯,现场效果极好,观众们赞不绝口。“这样的节目效果得益于我们整个广播台100多位站友齐心协力的投入专注,我们为自己点赞,为广播台自豪。”她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站友”们,“婷婷、邵晨、杜博、潘峰、徐博、小亮、大妹、建飞……”“

风雨兼程的路上,广播台站友逐梦而来。2002级化工学院校友黄逸雯现供职于央视,她笑称:“媒体工作是典型的不问辛苦,但求结果。”节目一经播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了,其中的任何一点小问题、小瑕疵,都逃不过观众的眼睛。黄逸雯的传媒之路同样始于大工广播台,为梦想而来,为梦想蓄力,最终让梦想照进现实。

2010年代 青春的温暖从未离开

“相比于十几年前,现在听广播的学生少了很多,但仍有很多同学还有这个习惯,就像《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演的那样,说不定我们的某个节目就改变了一个同学的一生……”现任台长礼绍博对广播有着与他的无数站友前辈一样的热情。

作为广播台的经典节目蓝色舞台主持人大赛,是无数站友心中绕不开的情怀,“我们不鼓励大家熬夜做节目,可‘蓝舞’永远都是个例外。”礼绍博直言,遇到“蓝舞”,各个部门通宵熬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他们的站友情、他们的热血青春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熬夜,一场又一场的盛宴中升温、沸腾。

据学校宣传部网络宣传科科长许剑介绍,目前广播台在机构设置上,分为节目部门和事务部门,其中综艺部、新闻部和外文部统归节目部门,办公室和技术部是事务部门。“人多的时候有一百六七十人,少的时候也有七十多人。”作为学校的老牌校园媒体,广播站的自身文化建设和传承是许剑一直很看重的,“‘为你的梦想找一个家’,家文化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定位,我们力求让每一个走进广播站的同学都能找到家的归宿,让他们在广播站的每一次活动中体会到家的温暖。”

全媒体时代,校园广播的影响力逐渐被新媒体消解。面对挑战,广播台立足自身,调研国内其他高校,开始了“联姻”新媒体,搭乘互联网快车的发展道路。“我们和喜马拉雅网、蜻蜓FM合作,为广播台开拓一个新的平台。”许剑介绍,“也在大工新网上添加广播台的音频链接,克服广播本身在收听上的时间限制。”此外,他们还尝试开发运营了一款名为“青梅”的手机客户端。

许剑坦言,在当下的媒体环境里,校园广播承载更多的是情怀,想让它重新火起来有些难度,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家”文化,青春的温暖也从未离开……

责任编辑:姚璐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