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校友之声 > 正文

【人民日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香港竞争优势明显 发展空间巨大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建设工程学部 时间:2017-07-14 09:04

“过去20年,我们看到香港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变,经济自由度连续多年被国际权威机构给予高度评价,而且在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香港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当被问及如何评价过去20年的香港时,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不假思索地说道。

作为资深的“香港通”,傅育宁已经在香港工作了19年,几乎见证了香港回归以来全程的发展变化。在回归20周年纪念日前夕,傅育宁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香港是华润的发祥地,也是全球商业机构青睐的商业福地

忆及过往,傅育宁感触颇多。“华润的很多业务都是从香港起步,然后在内地发展起来的。”1938年在香港创立的华润,从一家主营外贸的小商号发展为世界500强排名第九十一的多元化企业。傅育宁认为,香港独特的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是华润的发祥地。”

1984年,第一家华润万家超市在香港开业,如今发展成为业务规模位居中国前列的连锁超市;上世纪90年代初,华润在香港涉足地产业,将香港都市综合体开发和运营的经验带到内地,成为内地知名的综合地产开发商;还有现在排名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第二的太平洋咖啡,也是1992年创立于香港,然后由华润收购后带入内地的……“华润利用香港荟萃全球先进商业模式的优势,通过学习消化、吸收转化,形成了今天的业务格局。”傅育宁总结道。

事实上,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商贸中心,香港不只是华润的发祥地,也是全球商业机构青睐的商业福地。现时,全球有近8000家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在香港上市的1900多家上市公司中,内地企业占了一多半。

“这从一个很重要的侧面印证了,香港的确是一个著名的全球金融中心。”傅育宁解释说,香港有庞大的国际资本活跃在市场上,对内地企业而言,在香港融资不仅可以获得国际资本的资金支持,也能够在客观上提升公司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

回归以来,华润先后有7家公司在港上市,目前80%的资产已进入上市公司平台,通过上市从资本市场累计获得1400多亿港元的资金。

除了活跃的资本市场和自由的竞争环境,傅育宁还将华润的发展归功于香港的另一项重要优势:法治。“香港是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无论是法律完备程度还是整体监管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标准”,傅育宁表示,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有竞争力的税制安排,廉洁高效的政府、公平的商业环境,成熟的法治文化也对推动中资企业合规经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有很大帮助。

一国两制让香港与内地互利双赢,这项探索是成功的

内地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香港不仅是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也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窗口。香港既为内地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借助内地经济发展大潮发展了自己。“能形成这种互利双赢的局面,一国两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傅育宁说。

这个被傅育宁认为是“极富创意”的构想,犹如香港发展的定海神针,在关键时刻稳住了人心,稳住了资本,也就稳住了香港的经济。

2003年,香港遭遇非典冲击。“那是最萧条的时候,街上没人,平时很热闹的餐馆有时候就只有我和太太两个人吃饭。整个香港可以说是人心惶惶。”讲起那段经历,傅育宁有些动容,“这时候是中央政府站了出来,大量援助香港急需的医疗物资,坚定了香港市民渡过难关的信心。”他还特别提到了非典之后推动的“个人游”,“大量内地游客进入香港,零售业、旅游业迅速繁荣起来,有效拉动了香港经济的复苏,恢复了市场信心。” 傅育宁认为,在香港随后几年的经济发展中,“个人游”所起到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说明中央政府当时采取的措施及时而有效,为迅速扭转非典带来的不利局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非典过后,随着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内地市场进一步向香港的服务业开放,使香港的服务业专业人士能够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傅育宁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很多香港专业人士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他清楚记得,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时候,香港几家民调机构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央政府在香港民间获得的支持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与2003年之后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应对非典,香港在遭受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都得到了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傅育宁表示,从香港过去20年的危机应对来看,“一国两制”是确保香港繁荣稳定有长远意义的制度安排,取得的成效在香港社会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探索,回头看这20年,这个探索总的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傅育宁强调。

借助“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庞大的商业网络,华润正将两地合作引入新领域——脱贫攻坚。“我们在积极推进的一个举措,是把香港高度发达的消费市场和我们在内地贫困地区建立的希望小镇生产的优质产品对接起来。” 傅育宁介绍,从1962年开始,华润五丰就扮演起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三趟快车”的角色,被称为“香港人的菜篮子”。如今,华润在广西百色、河北西柏坡、湖南韶山等地的“希望小镇”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已经通过华润在香港的渠道装进香港市民的“菜篮子”。“我们在为香港市民提供好产品的过程中,也帮助小镇居民增加了收入。”谈起华润已经建成的8个“希望小镇”,傅育宁颇为自豪。

为香港转型发展前景感到乐观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华润也在过去3年加快了国际化拓展力度,推动华润产业转型创新。傅育宁说:“我们提出了全球定位、全球标准、全球领先的发展策略,在该策略的执行过程中,香港专业团队、专业人才的优势是很突出的。”

如今,华润正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好产品提供给内地的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傅育宁非常看重香港专业团队的作用。“首先,香港非常活跃的投资银行、专业的中介机构会帮助我们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到投资目标,并达成有利于双方的交易安排。”傅育宁举例说,无论是收购新西兰的蜂蜜、苹果、三文鱼,还是澳大利亚的医疗服务机构,香港这些跨国中介机构在海外融资、审计、净值调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中介机构确实比其他地方的中介机构拥有更广阔的国际网络和丰富的专业经验,这个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傅育宁说。

除了专业服务优势,傅育宁也指出,香港的总部经济价值、融资平台价值以及产生这些价值的法律制度环境、人文环境、营商环境、区位优势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他说,“这些都是香港抢抓一带一路机遇,谋划新发展必须珍视的竞争优势。”

也正因此,傅育宁对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感到乐观”。“新一轮的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香港是极其重要的节点。”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香港专业人士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给香港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不过,香港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路还很长。”在表达乐观的同时,傅育宁冷静指出,除了摆在眼前的贫富差距、房价过高等问题,年轻人上升通道受阻同样让人担忧。

“香港的年轻人敬业、专业水准高,热爱生活,也渴望有事业发展的空间。”华润集团共有约2000多名香港籍的青年,提起他们,傅育宁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希望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华润派出不少香港籍的年轻员工,让他们体验扶贫工作,进一步了解内地社会。傅育宁表示,这对香港年轻人的成长及增加对内地的了解都很有帮助。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拓展,傅育宁相信香港年轻人会有越来越多发挥特长的空间。对于那些有志于抓住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机遇的香港年轻人,傅育宁希望他们更多了解和学习祖国的历史文化。“只有这样,香港年轻人才能真正融入国家发展进程当中。”

资料介绍:

傅育宁,男,1957年出生,博士学历,高级工程师,我校水利系1981届毕业生。曾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主席、招商银行董事长、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赤湾石油基地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友联银行有限公司主席、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等职务。2014年4月23日,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其前身是1938年于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4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2000多家,在职员工45万人。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

转自: http://news.163.com/17/0629/03/CO2MO9VD00018AOP.html

责任编辑:姚璐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