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贯彻落实全国思政会议精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1月2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要“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研究制订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3月13日,王寒松书记专程来到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调研、关心、指导 “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四个下功夫”的建设要求,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点明了建设方向。
两个多月以来,人文学部党委围绕学习贯彻王寒松书记调研讲话精神,以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重点,把推进学部“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部党委提升组织力成效的第一个试金石,在推进课程育人上迈出坚实步伐。
加强党的领导,紧抓关键少数,把系统推进“课程思政”的责任压实
调研会后,人文学部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就贯彻落实王寒松书记调研精神进行深入学习,学部党委书记郑保章在会上强调,王寒松书记提出的“在建设主流意识形态上下功夫、在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上下功夫、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上下功夫、在教师自身建设上下功夫”,牢牢把握住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律,指明了进一步推进课程育人的重点和方向。学部班子要紧抓这些关键点,学部班子成员要结合岗位主动认领职责,把自己摆在课程育人的第一线,当好排头兵,要统筹好全学部的资源,把精神学习到位、领会到位、贯彻到位。学部各位班子成员表示,要站好自己的阵地,发挥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站在全局为推进学部“课程思政”建设落子。
系所是教学的重心,也是课程育人的关键。为压实“课程思政”责任,学部召开系所主任、副主任工作会议,学部主管教学工作副部长李冲老师传达了王寒松书记讲话精神和学部党委工作安排,要求系所要担起在本学科、本单位的课程育人主体责任,系所主任、副主任、学科负责人要在育人中做表率,要善于凝聚全体教师的合力,使教师切实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回归教书育人的教师本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抓课程建设,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谋实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新闻系新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广电法规与伦理案例评析》等课程,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政策与法规、新闻职业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阐释,形成强化课程育人育人的“课程包”。哲学系在中国传统哲学系列课程中,把树立学生“文化自信”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熟知,把握透彻,而且真正地欣赏、喜欢,由此从内心建立起知识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课堂教学是课程育人的主阵地。学部坚持推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理论创新融入到每门课程建设当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思想灵魂。陈光老师在《宪法学原理》等课程中,把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的“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个专题,在研究生课题教学中讲授;王前、杨中楷老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融入《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教学,强化工程专业人才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教材是课程育人的基础。学部加强对教材的选用管理,教材(含电子版教育资源)、教材编审人员等信息实现动态登记管理,科学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和专业经典教材,加强教材内容与新思想、新理论的有机融合。
让党员教师骨干先动先行,凝聚起系所教师的整体合力,把党支部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系统性创新工程,是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重大理念转变,会遇到实打实的困难和问题。这样,就必须发挥组织优势,特别是要发挥好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4月3日,人文学部党委下发通知,把“贯彻王寒松书记讲话精神,在落实‘课程思政’中践行大担当、展现大作为”作为全体教工党支部4月份党日活动的主题,发挥党支部在推进课程育人中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作用。
4月11日下午,艺术教育中心支部围绕艺术教学中如何提升育人功能进行了专题探讨,大家达成共识要不断的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将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的教学,课后的校园文化实践,包括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演,讲座,比赛以及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培养正确审美标准、人生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文系党支部组织教师党员围绕“课程思政”要求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具体课程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表示,要精心挑选素材,在授课中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
党员带头是学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明确要求。学部党委委员蔡小慎老师第一时间把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融入到《公共行政管理学》教学中,将专业知识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融汇为学生讲授;法律系党员王越老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依法治国思想融入到《国际经济法》中“国家经济主权法则”部分授课,让学生科学认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新成效;公共管理系党员马永驰老师为了更好了为专业党员讲授党的十九大精神,撰写了“学哲学用哲学与践行十九大精神的关系”这篇文章,为学生学哲学和学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了方法指导。
以学生为本,紧抓教师思政素质提升,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步子迈实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贴近学生、吸引学生。为准确把握课程育人状况,4月20日,学部党委组织首次召开了学部课程教学和课程育人质量专题调研会,征求广大学生对于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育人水平的意见建议。
新闻系教工党支部组织新闻专业本硕学生、教师就“课程思政”开展了一次专题恳谈会,通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目标、教师经验交流、学生意愿调查、师生互动等方式,展开了关于在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成效的“思政育人”的专题研讨,让师生共同划好同心圆。
提升课程思政质量,必须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关键,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学部党委将首先抓实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中心组的工作,分层次学习、研讨、决定和贯彻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培养党委委员、党政班子抓思政工作的能力素养;统筹落实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四项工程”,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骨干在党政之间交叉任职,让系所主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既是学术带头人,又是党建和思政工作带头人;组织好教师思政素质培训,举行首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培训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理论水平。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性决定了学部在“课程思政”上的责任,人文学部党委将继续学习贯彻王寒松书记调研讲话精神,发挥学部各级组织的政治优势,发挥全体教师的师资优势,统筹好各学科的合力,打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持久战、攻坚战。